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2008年11月的第二周,美国股市经历了连日下跌势头。同时,欧洲、亚太地区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连连下跌。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你认为应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 )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者分别指艺术和学术领域,题干中前三项表述均与“百家争鸣”相符,而④则太绝对,对“百家争鸣”理解错误,故选B项。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的理解双百方针的内容。在文化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在1956年提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与此相关的是双百方针的成就和它的曲折发展也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主要考察学生有效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比如一五计划期间很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结合图片的信息,可以判断出B图反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A项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沿海,没有体现东北地区,不符合材料要求;C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也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分布比较均匀,东中西都有,也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该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一九七零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A正确,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能够体现出“一国两制”的内涵,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1979年中国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这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不符;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