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依据所学,A属于王阳明的思想;B是朱熹的思想,出自《大学章句》;C出自《礼记?中庸》;D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对历史概念(程朱理学)准确理解。本题考查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饥而食渴而饮”是正当的欲望,并不反对。故D项错误。他又认为“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所以天理何人欲(私欲)的根本区别是是否符合“礼”,私欲B项错误。而A项是心学。故选C项,私欲就是超出“礼”的不正当的欲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现代人所说的“检讨书”在古代皇帝的笔下就是“罪己诏”。其实,“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康熙皇帝罪己诏:(康熙十八年因地震)“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断积累以后才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圣明的。所以圣人这种人,实是普通人德行的积累。”实际是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是离经叛道的李贽的观点,所以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言论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材料二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1)根据材料一对比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6分)
(2)根据材料二概况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同:都主张发展工商业。异: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6分)
(2)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所以思想家们也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所以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共同的经济思想就是“都主张发展工商业”。不过,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天下郡国利病书》本身就是证明,例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黄宗羲只是主张工商皆本,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根据材料二不难发现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士大夫的推动,例如,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诸多士大夫已经迷恋于戏曲。二是因为戏曲的平民化。例如,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很多平民也热衷于戏曲则是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的异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俄国十月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