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判断题 19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实质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判断题 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西式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
A.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已经出现
C.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向两方学习的新思潮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4、判断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区别在于
A.目的不同
B.本质不同
C.方法及手段不同
D.阶级基础不同
5、判断题 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下列关于该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康梁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带有一定主观性
B.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是同一派,仅凭他们陈述很难构成信史
C.研究戊戌变法仅凭文献资料而没有实物史料,不足以采信
D.戊戌变法的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