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 ]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有
[? ]
A.商品交换时用纸币?
B.以做瓷器生意为主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做一些棉花生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基本原因是(?)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国家管理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不同程度和均田制的实行有因果关系,但是基本原因就是缓解土地兼并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明朝的“鱼鳞图册”
[?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