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把握历史规律
B.考证历史事实
C.描述历史现象
D.分析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目的。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强调历史发展的内在精神、规律和变化。故选A。BCD项都是说的历史本身,未上升到把握历史规律的高度。
点评:史学研究是近年来常考的内容,常考到的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史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外,还有史料问题、史观问题等。如就史料来说,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4年3月8日,马航波音777-200客机失联,牵动世人。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生产的研究,此架飞机主要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生产,日本川崎公司、巴西航空、大韩航空也有参与零件制造,最后在波音本身的监管下,完成飞机组装,并执行试飞。从中反映出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区域集团化特征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优势上升
D.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波音飞机主要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生产,其他国家也参与了零件制造,这体现了经济的全球化,从题干中还能看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航空公司需要美国的波音飞机,反映出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掌握着技术上的优势,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目前,由于欧盟的存在,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法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德国人从使用马克转变为使用欧元。从根本上看,这反映了欧盟的性质是
A.经济实体
B.政治实体
C.政治经济实体
D.军事实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决意主留,对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佐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揽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三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帮矣。
——江日生《台湾外记》
(1)台湾弃留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2)施琅的观点如何?理由有哪些。
(3)康熙的决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2)施琅主张留,理由是: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荷兰仍然对台湾怀有野心(3)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 的海防。
本题解析:第一问注意时间:1683年,在与课本知识联系后可以得出清朝已经收复台湾;第二问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并能够获取有效信息,观点在材料中说“断乎不可弃”,理由在材料中很容易获取信息;第三问材料中信息是:“改为台湾府”收入版图,至于影响,可以联系课本知识即可。本题是文言文非选择题,因此首先都必须了解古文的意思甚至是个别词句的准确解释,才能捕捉到正确的信息。一方面考查古文学常识,另一方面也要把课本的历史信息带入试题思考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工业结构不合理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侵占、排挤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这主要是因为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并未改变,故选A。
点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不利因素: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B、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