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新版人民币(1953版),其中一分币正面图案为民用汽车,其型号为苏制。这可以佐证

[? ]
A.“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斯大林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下面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
A.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D.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有进展。此厂已濒临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受什么特殊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
A.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的规模
C.生产的产品难以与外国商品竞争
D.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中上海伦章造纸厂濒于停业,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日本纸的竞争,另一方面在于当时中国政府并不保护民族工业(税收方面)。可见,民族工业受中外势力的阻挠而步履维艰。A、B 两项与材料史实相反;C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选D。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洋务运动一位代表人物说:“中国积弱,由于思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上文反映了
A.洋务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
C.洋务派主张与外国争夺市场
D.洋务派转化为早期维新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洋务派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没有体现;D也与洋务派的阶级立场不符;根据题干信息“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说明B正确。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拥有全国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系统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钢产量的90%,控制着全国金融机构、交通、对外贸易等。新中国成立后,将没收的官僚资本转为国营经济,这意味着?
[? ]
A.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B.民主革命的最后任务得以完成 ?
C.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