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
②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
③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④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唐朝时期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所以①项活动不会出现;②③④项符合唐代社会发展状况,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出现在( )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商业活动的时间被打破和空间被打破。这种经济现象出现在北宋。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与隋唐时期商业繁荣无关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B.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C.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空前繁荣
D.集镇、夜市兴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市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有严格的开市闭市的时间。所以集镇、夜市兴盛在唐朝不可能出现。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说明当时市的空间有严格的限制,据此可以看出B符合题意;AD是指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故排除;C是反映的长安城布局特点,与题意无关,也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 时间
| 标志
|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 秦代
|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 汉武帝时
|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 唐高祖时
|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 宋代
|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
材料二?表2: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西班牙
|
1580
| 1:5.5
| 1:11.7
| 1:12.12
|
1635
| 1:10
| 1:13
| 1:13.13
|
1637
| 1:13
| 1:13.5
| 1:13.13-15.45
|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三?表3: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时期
| 演变
|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
|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
1915—1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
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
——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
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
(2)变化: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4分)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低价的市场行情,将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2分)②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2分)③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分)
(3)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4分)
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4分)
说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解析:(1)分析秦朝货币演变突出统一这一特点,分别从经济、政治的需要来分析;宋代货币演变突出纸币化这一特点,可分纸币的优点、金属货币弊端、商品经济发展、四川地理因素等方面分析。(2)据材料分析中国银价变化,要注意中国自身的纵向变化以及与欧洲的横向比较。原因可分国内、国际两方面,联系当时中外贸易状况分析。(3)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反映是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货币的国际化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