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中出现大量反映了井市街民的日常生活,像《卖油郎独占花魁》、《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等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
A.政府对小说业的鼓励
B.工商业经济发展
C.社会的弊端严重
D.印刷技术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西汉长安?
B、唐代益州?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右图)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大历766年-779年,唐代宗李豫年号,所以A项正确。唐代的制瓷业主要是白瓷,故B项正确。C项是唐代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纸币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所以D项与史实不符合,符合材料的要求,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3·汕尾模拟)《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的是古代经济,其中A中的遍布城乡的应是草市;B不是各个阶层,表述绝对化;C在南北朝时期国家政局动荡,北方不可能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图由图1到图2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铜币到纸币的变化说明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因此并不能说明是抑商政策的结束,所以不选A;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也不能选B;纸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到了明清时期,流通主要货币是白银,所以D错误。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