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日本天皇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封建时代的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实权
B.近代的天皇受到内阁和军部的控制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D.当今天皇已不再是国家元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二战后,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道路可知,A.对外侵略扩张、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确立君主立宪制,以上三项是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相同点,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这是日本独有的,德国没有,是不同点。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
1、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2、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4、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和魂洋才”,“帝国宪法”。6、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
①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宪法 ②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极其保守性 ④按“三权分力”原则构建,有效地防止天皇独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宪法本质上是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有④的排除同时该法也指出天皇的权力具有神权色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大大减轻了阻力
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大大减轻了阻力
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A项表述符合史实;B项中“大大减轻了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论战仅仅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中国的史实,中国的光绪帝没有实权,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中国史实,戊戌变法脱离民众,排除;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日本大化改新诏 ?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 ?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 ?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
其三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 ?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柬…… ?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可取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形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地位,在较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3)敢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和抛弃外来文化中不利的部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