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奥马尔·麦克莱姆曾扬言:“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奥马尔·麦克莱姆是下列哪一阶层或阶级的利益的代表
[? ]
A.马木鲁克
B.宗教长老
C.封建地主
D.外国侵略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材料四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阿里军事变革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创办近代工业;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④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①创办了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②招募士兵,加强训练。③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④大力发展海军。
(3)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①从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②从改革过程看,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善,生产混乱。
③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传授先进的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陈旧。
④从发展进程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不断侵略东方国家,致使改革不能成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面材料:
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 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根据材料具体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化国家;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进行了工业革命,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事落后,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民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掀起爱国救亡运动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4分)
(2)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11分)
B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政策,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1 0月1 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阿拉伯产油国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两个月后石油价格提升了3—4倍。西欧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保证原油,被迫公开谴责以
色列的侵略行径,对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纷纷直接同阿拉伯产油国谈判签订石油贸易协定。
【材料二】? 2003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请结合20世纪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举两例即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西欧和日本一改追随美国的政策,而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参考答案: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材料一是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材料二是推行均田制。两者的土地分配方式都是有组织的把土地按一定的比例和标准分配给农户使用。(4分)
(2)溯源:主观上,北魏孝文帝等王族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客观上,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提供了政治机遇;另外,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要求北魏孝文帝提出改革,缓和危机;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促进。(6分)
影响: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出现农工商全面繁荣的局面;加速了北魏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加快了各族民族融合;为隋、唐、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5分)
B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1)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1980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突袭科威特)等。(其它史实只要符合题意即可)。(6分)
(2)西欧和日本对中东地区的石油有着严重的依赖;中东国家的石油禁运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中东地区石油储备丰富。(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融合的最基本原因,也是最基本的方式途径就是加强交往,通过交往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