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大多数皇帝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持( ?)
A.限制态度
B.支持态度
C.放任态度
D.带头兼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B.玉米、甘薯等大量外来农作物引进的结果
C.劳动力增多使土地得到开发
D.《农政全书 》中先进经验推广使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民”勤本业是本题的题眼,材料的主题意思是说:“民”勤,农业丰收,数郡忘饥。宋代北方战乱,劳动力南迁,南方的劳动力增多使土地得到开发,使农业丰收,数郡忘饥。A.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和材料无关。B.“玉米、甘薯等大量外来农作物引进的结果”是在明代。D也在明代,时间和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按性别分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文明,据此回答:
①黄梅戏“董永与七仙女”“男女耕织”的剧情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什么?(2分)
②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开明的政治家为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2分)
(2)古代中国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世界闻名。
①请列举古代中国三大著名的手工业行业。(3分)
②西汉时期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是什么?(2分)有何弊端?(2分)
(3)中国古代的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随着商业的繁荣,古代历朝都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①汉朝五都指哪五都?(5分)
②作为扬州人,你了解哪些古代赞美扬州经济地位的语句(至少举两例)?(2分)扬州繁华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2分)
(2)
①纺织业(或丝织业),冶铸业,陶瓷业(3分)
②工官制度和匠户制度。(2分)弊端:“工官”制度使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匠户”制度使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2分)
(3)
①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5分)
②语句:“扬一益二”、“雄富冠天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等。(2分)理由:a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淮之都。b经济政策倾斜,重心南移。(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1)问,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
第(2)问,结合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它的弊端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结合商业发展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扬州繁荣的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