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反映了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即由内战走向合作抗日。A、B、D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材料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五?中、美、英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占据”的中国所有领土,包括在清朝时割让的台湾、澎湖,以及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华民国。?
——1943年《开罗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及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5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的主要历史意义。(2分)
参考答案:(1)内容: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分)。
影响: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或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2分)
(2)都有(2分)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3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
意义:以国际法的形式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等地的领土主权。(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主要说的是《马关条约》方面的有关领土问题的内容,割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给日本。(2)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可以知道,材料中列举的这些罪行日本都犯下了。学生可以南京大屠杀、发动侵华战争和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等加以说明论证。(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结果,也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的支持。(4)抗战胜利,我们收回了宝岛台湾。
点评:本题以中日关系为主题,考察了日本在近现代中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所犯下的罪行,面对历史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从而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理性思考,以史为鉴,解决当今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反映了西方列强
A.和中国加强交往的强烈愿望
B.发展和中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D.遵循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惯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目的,列强之所以强烈要求公使进驻北京,是他们想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获取更多的利益。A项表面化,B项不符合史实,D项也属于表面上的东
西。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