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2017-11-05 18:30: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图中①②③④在管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图中①为辽阳行省,②为岭北行省;③为甘肃行省;④为中央宣政院辖地。因此①②③属于同类管理方式,排除ABC。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元朝地方管理体制(行省和宣政院辖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 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综观四个选项,A只不过是国家首脑名称的改变,不是其本质特征;B、C两项在中央建立官制、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实现皇帝对全国的有效统治;从专制主义方面来看,皇帝是全国最大的专制独裁者,皇权具有不让渡性、独断性和随意性,从中央集权来看,地方要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而中央最大的首脑就是皇帝,两者都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商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 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记载: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商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最终立少子辛为帝,是为商纣王。故A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 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 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具体实践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2分)结果为什么会失败?(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新中国初期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参考答案: (1)图一反映的是封建君主专制(1分),图二反映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1分) (2)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或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分)同时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或分权与制衡)(1分) (3)建立中华民国(1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任答2点得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3分)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分) (2)与图一相比,汉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 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2分)特征:皇权高度集中。(1分) (2)频繁换相;设中朝,以对抗外朝。(2分)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2分) (3)皇帝:雍正。(1分) 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1分) 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分) 意义: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分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情况,需要结合图片内容来回答。第(1)问结合图一中出现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郡县乡”可知是秦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结合图二中出现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可知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第(2)问结合结合所学知识,汉朝皇帝为了削弱相权,重用身边的近臣,形成中朝;图片三中的文字提示可以发现,皇帝下面直接是六部而没有了丞相一级的机构设置,因此可以判断此图反映的是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的状况,加强了专制统治。 第(3)问结合文字提示可以知道此图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当时的办公处所;军机处的职能主要是“跪受笔录”, 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4)问结合四部图片中中央机构官职的变化,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通过秦始皇设立丞相,到丞相权力不断削弱,直至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完全成为皇帝的御用工具,说明皇权不断增加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