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2、判断题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4、判断题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当选后明确表示不会去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而是坚持“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
[? ]
A.拥护“一国两制”的方针
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反对外国干涉势力
5、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 ? )?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