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关于“南方谈话”的说法,有误的是
A.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是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C.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D.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伟大转折的宣言书”是指1978年邓小平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十年“文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经济格局. 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以上都是正确的;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说法错误,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经济。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答案在教材中表述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