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判断题 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设“三衙”,收精兵
B.派文臣做知州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判断题 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尽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 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延尉李斯议日:“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 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 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日: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秦王赢政即位那一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2)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四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牟而赏厚,成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3)请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三中的信息解释材料四中“以卑临尊”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人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