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试简要概括上述四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8分)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有何相似点?(2分)
材料二? 1945年7月,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

(2)据材料二分析,工党领袖艾德礼在竞选中战胜声名显赫的丘吉尔说明了什么?(2分)依据英国制度运作程序,要想成为首相,需具备哪些条件?(3分)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新”之所在: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可)(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8分。考生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上突出“新”,其他表述也可给分)
相似点:以市场为导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
(2)说明:国家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制定政策要关注民众的迫切要求;个人的地位不能依靠昔日的辉煌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条件:政党领袖——所在政党在议会选举中占过半数的优势席位(不过半数优势就得联合其他党派),即下院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3分)
(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2分)
同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革命不彻底,君主世袭;而美国的共和政体是一种全新制度,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更为明显,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等。(5分)
不同意。两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没有优劣之分,况且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5分)
(评分说明:考生无论选择何种观点回答均可,只做观点选择不说明理由不给分。只看到表面现象或只能孤立地看问题,最多给3分,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与国情相结合可给5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抓住“新”,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新”在于否定传统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于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于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在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的相似点:就是都注重国情,注重市场的导向性等等。第(2)小问从材料中就可以看出,战后人民需要的是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是生活保障,所以人民会支持艾德礼。这就说明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要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结合,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根据所学知识,要想成为首相,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容易就可以答出。第(3)小问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理解。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要注意史论结合说明该观点的正确。
点评:本题以“创新”为线索,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新文化运动、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这与高考命题的趋向“小切口、深挖掘”相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不仅把握教材基本线索,还要适度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 ]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A、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B、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C、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中共“一大”党纲》
中共“一大”党纲表明?
A、 中国共产党准备直接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科学纲领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