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同时,又推崇权威的思想家是
A、墨子B、荀子c、韩非D、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尚贤”是墨子的重要主张,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靠“尚贤事能”,就是说,要把贤能之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处理政事。“尚同”的思想是“尚贤”主张的进一步发展,不但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任用贤才,而且主张最高统治者的职位也应该由贤者来担任。“尚同”的主张也含有推崇权威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与共同纲领相比,五四宪法突出社会主义原则,这反映了?
A.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已经结束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
C.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D.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1954年中国处于过渡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的目的在于使儒家思想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只有这样儒家学说才有可能取得独尊的地位,所以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 D两项说法明显不符合这一意图,B项是C项的结果,所以答案选C。
点评:一种思想能否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其能否迎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而不在于其本身有多么正确。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法家和道家学说主体地位的变迁中得到说明,其实儒家说明,法家学说和道家学派就其主张而言都有去合理性,他们也有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地方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2年底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确立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公社体制
C.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是公有制;而人民公社体制是195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