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 “不善外夷者,外夷治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主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那本书?作者是谁?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中国那一派的观点?他们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比材料一、二在内容上有哪些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在内容上有哪些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 ]
A.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B.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C.学习两方自然科学知识
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口号
3、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突破口,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权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
D.旧道德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4、判断题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摧毁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③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