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期间
D.辛亥革命发生之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成是在1909年,可据选项中的时间A项为19世纪60-90年代,B项为1898年,D项为1911年后,选出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从图像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下列图片可以了解新中国历经的峥嵘岁月。
?
请回答:上述图片涉及的事件为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成果?(12分)
参考答案:
图1: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分)。
图2: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图3: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二十多年的 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图4: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每点2分,满分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于1905年,A错误;此时仍是清政府统治下,C错;1927年10月6日,华纳的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上映,标志有声电影诞生,D错。《定军山》的拍摄体现中西合璧的特点,将中国的国粹和现代化的电影艺术相结合。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l947年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是在l947年开始实行的,那时宣布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对受到侵略威胁的国家提供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的大厦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摘自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l981年,里根声称,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以使苏联领导人削减军费,并逐渐缓和他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尤其是在阿富汗问题上。
——《冷战时期美苏贸易》
材料四?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表明美国对苏联采取什么政策? (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何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4)材料四中布什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其本意是什么? (2分)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参考答案:(1)共产党武装和苏联;(2分) “冷战”政策。(2分)
(2)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在二次大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确定了战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战略。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已经丧失了一强独霸的地位,尼克松l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于守势。(4分)
(3)以经济等非政治手段向苏联施加压力。(2分)主要因为70年代苏联的实力增强,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2分)
(4)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2分)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对苏联的和平演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抓住时间1947年、杜鲁门可知是“冷战”。(2)考查美国经济发展变化对它的外交的影响,主要是从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带来的扩张欲望。(3)联系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可知当时苏联经过改革,力量增强,在美苏争霸中居于攻势地位。(4)主要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向苏联渗透进行和平演变。
点评:冷战是美苏在战后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进行的激烈的较量。柏林墙的出现是冷战的高潮之一,实质上是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冷战。除此之外,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年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向小康、李文革
B.向小康、李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向小康、李文革、周跃进、孙建国
D.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向小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题干说明了社会政治运动对人们取名的影响,通过人名可以判断其所处的时期,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由小到大”的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