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判断题 根据图,只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这一时期日本

A.科技人员大量涌现
B.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C.传统文化基本解体
D.实业教育迅速发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引自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理由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亚洲近代化历程中接踵发生的两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1)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皇率领群臣在皇宫紫宸殿举行宣誓。时隔30年,1898年6月11日,中国光绪皇帝亲临天安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下面是明治君臣的“五条誓文”和光绪皇帝的“明定国是”诏书: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明定国是”诏(部分)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五条誓文”和“明定国是”诏书分别是在怎样的形势下颁布的?(4分)从两者宣称的主旨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完成下列表格:(6分)
?
| 明治维新
| 戊戌变法
|
改革措施(部分)
|
政 治
|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取消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 精简机构; ①鼓励?上书言事; ②取消?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
军事
| 实行义务兵役制,灌输? ?精神,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军队。
| ?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
经济
|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 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决算;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
文教
|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 ②奖励?;③在京师设立?。
|
(3)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大相径庭。对此,康有为和梁启超有所反思;
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业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
| (如果)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 ——康有为 一切权柄皆归守旧之徒,……处士(指维新派)以一身毫无凭藉,惟有引颈就戮而已。?——梁启超
|
①康有为认为日本由弱变强的关键是什么?(不得抄原文)(2分)他认为的“关键”改革,在明治维新措施中有什么体现?请举例说明。(2分)
②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判断题 历史上的日本明治维新与美国内战对本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把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经营
C.统一了国内市场
D.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