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1921~1923年),苏(联)俄工业企业有三种模式:国有国营、国有民营、私有私营,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和孙中山所倡导的节制资本相类似。这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而言( )
A.有利于借鉴苏俄模式发展民族工商业
B.有利于扩大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C.有利于推动孙中山联俄政策落实
D.有利于推动国共合作下国民革命的开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和孙中山所倡导的节制资本相类似”等可知,这有利于孙中山落实联俄政策,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反动势力强大
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革命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2)诗词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2分)夺取中心城市。(2分)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2分)
(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左倾错误的指挥。(2分)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分)
(4)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2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经过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略决战范畴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 ]
A.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