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该图中两位历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共同贡献是( )

A.领导武昌起义
B.创立中国共产党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D.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中的任务是陈独秀和毛泽东。A与两位人物无关,CD是毛泽东对革命的贡献,与陈独秀无关。故选择B。中共一大,毛泽东参加大会,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故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示意图。其中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右倾错误
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C.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革命形势高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55年取得湖口大捷胜利的太平将领是?(?)
A.陈玉成
B.韦昌辉
C.石达开
D.李秀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西征中领导太平军取得湖口大捷大败湘军的太平将领是石达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里”指的是(?)
A.贵州遵义
B.陕西延安
C.陕北瓦窑堡
D.江西瑞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他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中共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特征不符。
点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力量实行战略转移的重大创举,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其标志就是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高考对红军长征原因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⑴红军长征的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⑵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⑶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尤其要关注长征精神等与时政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胜利到来”、“实现小康时代”、“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幻灭的太快”,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和平和民主,而随后的解放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故选B。A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是抗日战争时期;D是北伐战争的口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