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熙宁四年颁布实施……规定有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汁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措施是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①用人不当 ②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③地方官抵触新法 ④失去皇权支持?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政治家是
A.商鞅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康有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
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侣道士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景文集·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三

材料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之祸。
——《廿二史扎记》
注:靖康之难指1127年,金军大肆搜掠后,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
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工、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4分)
(2)材料二中三冗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和已学知识说一说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4分)
(4)结合史实评述材料四中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公元十一世纪早期,如果你是大户官僚,则可能面临 (?)
A.通过“恩荫”获得官职
B.越是富裕交纳的免役钱越多
C.按照政府丈量出来的田亩数交税
D.单纯享受免税特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十一世纪早期尚未进行王安石变法,当时大户官僚可以 通过“恩荫”获得官职。故选A。BC项是十一世纪中期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措施;D项是迷惑性,无实际意义。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通过选官制度的弊端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带来了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分化事权带来的冗官局面;招募士兵无限度带来的冗兵的局面,从而带来的费用的提高。到了北宋中期,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前期北宋王朝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变法过程中,为了培养人才,进行选官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