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是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中央人民政府一次全体会议
C.开国大典上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2、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事件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3、判断题 美国《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开始,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们代表着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见图一),圈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材料二:图二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有苦难、艰辛之旅的意思。
材料三:图三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的原因,用史实说明图中的“民主统一”,井指出“民主的美国”对这个“民主统一”国家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时代周刊》将尼克松中国之行称为艰辛之旅。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势力以台湾为“反共基地”,积极策划“军事反攻”,妄想“雪耻复国”的图谋,中共准备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但是由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向转向东北战场,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抗美援朝的作战任务所取代。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美国坚持“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中共基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除了坚持“解放台湾”的基本方针外,很难有其他选择。
?——引自《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的演变》
? 材料二 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新华网《海峡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陆提出“解放台湾”基本方针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最早是在何时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8年底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