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印总督寇松多次写信给达赖,企图撇开清政府与西藏地方“直接交涉”。十三世达赖喇嘛拒收来信,并明确表示“没有和驻藏大臣及噶厦商议,他决不会与任何外国政府通信”。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西藏地区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B.英国殖民者企图分裂中国
C.十三世达赖喇嘛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D.驻藏大臣掌管西藏地区事务
2、判断题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3、判断题 1954年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论述说明我国当时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立法权归属中央人民政府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
D.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完成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歌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孩子,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末独立,后患无穷。”?
图一: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切握手。
图二: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切握手。图三: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于上午九时许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七子”中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邓小平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那么,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岸关系,目前有很多人对前景看好。结合材料三分析你认为前景看好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进一步做好祖国统一工作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下图是1966—1976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其中“第二汽车制造厂”位于
[?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