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此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关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说明①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③美国操纵联合国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二、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3分)图示三与图示一、图示二所示制度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2分)?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地方管理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作者观点产生的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5分)
参考答案:
(1)秦、唐、明;(3分)
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2分);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2分)。
(2)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3)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分)
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2分);
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日益加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们往往引用“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的行为,成语典故中的“程”是指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指的是忠君爱国思想,“汉才”指的是中国文化,“和魂汉才”意思是利用中国文化为日本服务。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①“君权神授”?②“大一统”?③“民贵君轻”?④“讲信修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学称为统治者的哲学,是因为它能够为统治者的封建政权服务,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以①赋予皇权的地位②国家的统一④诚信和睦有益于社会的稳定,③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