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说明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伦理道德),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主宰性,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表明王守仁坚持“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关于这一时期的外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敌对,正式建交
B.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建交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日建交于1972年,中美建交与1979年,所以B项内容错误,与题干要求符合,故答案选择B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早于中日建交,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宣布就职,成为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的第三任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A.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故选A。
点评: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1999年12月20日,两个时间切勿混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格物致知
D.读万卷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ACD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陆王心学的寻求理的方法。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是维护封建统治和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工具。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学派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此学派为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意思不能让为官的世代显贵,而平民百姓世代贫贱。百姓中有才能的,就举荐他们为官;官吏中的无能之辈,就应被削去官职。地位的贵贱应该由能力的高低大小来定。这是墨家的“尚贤”思想,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命题角度有:(1)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具体的诊断属于哪家思想,并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根源。(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剧烈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这些变化,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的老师,其思想与法家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苑思想中的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