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二)
2018-10-01 08:32:5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4分)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 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 ,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清查钱粮;奖惩与德行操守引导相结合;加强对官员的监督。(6分) (2)原因:最高统治者改革决心坚定;改革措施切中时弊;恩威并施。(4分) 启示:要坚定反腐决心不动摇;要加强立法,健全反腐制度;要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官员素质。(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 …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进行归纳。 第(2)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要从雍正吏治改革的风格和过程来归纳。就风格而言,雍正吏治改革决心坚定,一以贯之;就过程而言,切中时弊;恩威并施,显示了很高的执政技巧。 考点:人类历史改革回眸·雍正改革·雍正改革的措施、成功原因和启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设御史大夫 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是在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A项设御史大夫是在秦朝,其它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材料讲述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有所体现。材料无法体现C项所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政治上实行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分封制。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如有一位秦代朝廷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之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该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公九卿制。根据材料“秦代朝廷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丞相分管行政,太尉分管军事,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并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御史大夫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陶片放逐法的创立者为
A.梭伦
B.庇西特拉图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