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干中“社会政治大转型”可知,解答本题应从政治角度入手,A、C因为分别属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故均排除;社会政治大转型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帝”,意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即废分封行郡县,所以B与题意相符,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古代官职中,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有(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不是监察官员,枢密使负责地方军事,也不是监察官员,②④不符合题意要求,①③两项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法定的监察官员,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的,本质上是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手段,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的腐败,对现今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借鉴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梁漱溟先生在比较中西传统文化差别时,认为在“个人、家族、国家、天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各看重两个。中国人传统上最看重
A.个人和家族
B.家族和天下
C.国家和天下
D.个人和天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中国的宗法观念就非常的浓厚,天下为家的思想也很浓厚,所以中国人传统上最看重是家族(家庭)和天下,而西方人随着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所以西方人看重的是个人和国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家族和天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太祖“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中国全史》
材料三 各州对其它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国会可用一般法律规定此类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的验定方法及其效力。
凡在任何一州被控犯有叛国罪、重罪或其它罪行的人并于另一州被缉获时,该州应即依照该人所逃出之州的行政当局的请求,将其交出,以便押送到对该罪行有审理权的州。
合众国应保障联邦各州实行共和政体,保护各州免受入侵,并应根据州议会或州行政长官 (当州议会不能召集时) 的请求平定内乱。
----1787年《联邦宪法》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斑马式”的地方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造成这种制度的主要原因。结合图二所给信息,归纳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国政府面临的相同的问题。(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政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7分)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突出了美国政体的何种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1)郡国并行制。(1分)原因:汉初国力薄弱,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2分)相同的问题: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1分)
(2)特点:将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3分)评价: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的不断扩充,造成后来政府财政困难和军事势力的下降,埋下了积弱积贫的祸根。(4分)
(3)特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治相结合的联邦共和政体。(1分)相同点: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分)不同之处: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封建制时代强化统治的措施,材料三是资本主义时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