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三)
2018-10-01 08:58:3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军功爵制 D.中央集权制
|
2、综合题 (20分)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清官考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2)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6分) (4)运用材料四的方法,分析材料三中的现象。(6分)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B.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4、选择题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5、选择题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行省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