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四)
2018-10-01 08:58:3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军功爵制 D.中央集权制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创制”这个词,即西周的创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A项的王位世袭制在西周之前早已存在,C项的军功爵制是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D项的中央集权制是秦始皇时期创立的,而分封制是西周的制度,所以本题只能 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清官考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2)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6分) (4)运用材料四的方法,分析材料三中的现象。(6分)
参考答案:(1)现象:皇帝是否支持成为清官政治上沉浮的关键。根源:君主专制制度。 (4分) (2)含义:中国政治制度发生变革(或从君主专制发展为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或社会生活日益平等化、文明化)。(4分) (3)变化:①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②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③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6分) (4)政治:文革结束,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文化:文化教育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增强。(6分,)
本题解析:(1)“现象”较易归纳,材料突出了君权对官员命运的决定作用,这种现象根源于君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萧从姓盐商的言论不难理解出,中国自古以来未有民主制度,民国后,民主观念和制度第一次确立。第(3)问中关注1979年后的三个变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代表名额中农村人数的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逐步发展。(4)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民主制度发展的背景或者说原因。可以从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多元以及教育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古今中国民主制的发展 点评:我国自秦代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两千多年相沿不衰。中国古代从未建立过民主制,近代民主观念更无从谈起。在辛亥革命后,创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观念逐渐的深入人心。随着新中国建设的不断地深入发展,教育、国民素质的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民主观念和制度建设不断的加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B.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因此ABD均正确。C项错误,赋是汉代的文学体裁。故选C。 考点:古代的文学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是常考的知识点。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的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子弟、先代贵族。A是先代贵族、B是西周王族子弟、C是西周的功臣,所以A、B、C三项都很有可能被封为诸侯王,而D项是平民,故可能性最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行省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而在此之前的中国西周实行的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分封制度。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