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向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做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我国古代,也非常重视教育,下列一项不是汉武帝促进教育发展的措施的是:
A 北击匈奴 B.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C. 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儒学 D. 建立太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200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
材料二 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夫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
材料三 近一两年,大众儒学和大众史学,甚至道家、墨家、法家、理学等,成为公众阅读的热点之一。于丹和易中天的书卖了几百万册。加上网络写手的推波助澜,公众对通俗历史读物的热情似乎仍在升温。……但是,大众史学也面临着某种危机。这首先表现为以央视“百家讲坛”以及部分网络写作为代表的将历史审美化、传奇化、娱乐化、八卦化的游戏倾向。这种倾向发展下去甚至可能断送大众史学的前途。
——解玺璋《大众史学的危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2)根据材料三、联系现实并结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你如何评价于丹、易中天等人通过“百家讲坛”或网络传播儒学和史学行为的影响? (4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学”(不限于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可以借鉴的观点? (6分)
参考答案:
(1)①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过分宣扬西方文明,片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②新中国成立后“左”倾路线对传统文化的冲击。(2分)
(2)积极作用:①通过百家讲坛和网络式传播儒学和史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读史热情; ②让普通百姓能够深入浅出地获得诸多有益的的人文知识;③ 有利于学术争鸣。(任答2点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不足之处:①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经典原著的阅读;②专家讲史追求通俗易懂,导致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单一化,甚至曲解经典原著的原义;③这种娱乐化讲经和阅读,有诸多不严谨之处;④这种授受知识的方式明显具有商业化特点,可能败坏学术氛围。(任答2点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可以借鉴的观点:①儒家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②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③墨家的兼爱非攻理论以及提倡人人劳动的观点; ④法家与时俱进的改革理论; ⑤理学的道德情操理论。(任答3点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自近代以来,一些因素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①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有些人过分宣扬西方文明,片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②五四运动,有些人过分宣扬西方文明,片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列“左”倾思想路线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
(2)根据材料三、联系现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以下角度,即积极和不足两个方面评价于丹、易中天等人通过“百家讲坛”或网络传播儒学和史学行为的影响。A.积极作用:①通过百家讲坛和网络式传播儒学和史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读史热情; ②让普通百姓能够深入浅出地获得诸多有益的的人文知识;③ 有利于学术争鸣。B.不足之处:①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经典原著的阅读;②专家讲史追求通俗易懂,导致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单一化,甚至曲解经典原著的原义;③这种娱乐化讲经和阅读,有诸多不严谨之处;④这种授受知识的方式明显具有商业化特点,可能败坏学术氛围等。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国学”等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可以这样从以下方面给予认识:①儒家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②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③墨家的兼爱非攻理论以及提倡人人劳动的观点; ④法家与时俱进的改革理论; ⑤理学的道德情操理论等。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国学”等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 )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