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联产到组责任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联产到组责任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联产到组责任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联产到组责任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1949—1978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点评:建国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
2.1953—1956年底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扩大合作社的规模,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仍然是集体公有制。
4.1978年底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 91ExAM.org题 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四更”与时钟的对应是
A.21点—23点
B.23点—1点
C.1点—3点
D.3点—5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
A.“天行有常”
B.“有教无类”
C.“独尊儒术”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天行有常”是荀子的观点;“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家;“独尊儒术”由董仲舒提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8分)
(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4分)这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 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未成熟;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 (2)不同:对西方民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说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可以相互借鉴;孙中山政治视野广阔,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本题解析:第(1)题认识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如经济、阶级、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在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还比较薄弱,尚未进行思想领域里的启蒙运动,并不了解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内容,对西方民主的认识有限。第(2)题将材料二“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对比材料一分析其不同;从民主思想的传播历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孙中山个人的品质等 度谈认识,认识到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各国和人民为追求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相关史实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②第一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
③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④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49年,第一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87年,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