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司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A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B不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通过; D不对,
为了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促进,改善中国教育的不均匀现象。于一九五一年十月一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并且施行。。C符合题意。
点评:随着全国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完全确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型人才和劳动者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政府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这对开创普及教育之路和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以及后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
A.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B.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校招生制度
C.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可知,该发展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A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B项发生在1977年,C项发生在1984年以后,D项发生在1992年。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央视春晚曾出现过这样两副楹联:(1)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2)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两副楹联中涉及的相关的地区依次应是(?)
A.台湾、澳门、广东、广西
B.香港、澳门、广东、广西
C.台湾、澳门、广西、广东
D.香港、广西、台湾、广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依据所学可知,紫金花为香港的区花,莲花为澳门的区花,故第(1)句代表是香港和澳门;“春天故事”指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广东等省开始,“漓江、三姐”当指广西。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法家的治国理念。只有C符合法家代表人物。A是墨家,BD是儒家,因此都与题意不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思想家
所属学派
主要思想主张
孔?子
儒家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儒家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庶水”、性本恶、礼法并用
老?子
道家
道、无为而治、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等
韩非子
法家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改革变法
墨子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与理解分析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儒学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因此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