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对外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项错误;1958年才出现大跃进,随后八字方针进行了调整,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 故C项错误;1965年八字方针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973、1975年,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实际上就是纠正文革中的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这一共同体,现在叫做欧盟。”该组织的出现
A.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
B.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C.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盟的建立有利于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排除A;B与事实不符,欧洲一体化加强不足以说明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C也不对,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D符合题意,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柱状图(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C.“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是对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独尊儒术”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分别体现了: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即可知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7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合并的三个机构是
①欧洲煤钢联营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经济货币联盟 ④欧洲原子能联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