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中1960年、1962年农轻重比例最大的变化在于重工业比重下降明显,结合1960年的八字方针,这是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所以A不合题意;汉代儒学是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所以B错误;汉代以后儒学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宋明理学是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晚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晚期,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大量的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故选B。
点评: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尤其关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近代史部分,了解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