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故①错误;“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是我国走向市场的一种手段,并不能说明棉布生产已经供过于求,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曾提出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当时提出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革民主党派
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对腓尼基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尚未解读的象形文字
B.它是最早出现在埃及的文字
C.它是已解读的最古老的字母文字
D.它是从拉丁文改造来的文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会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材料中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道家的思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体现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