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
B.墨翟
C.孟轲
D.庄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可知是儒家思想,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说明①说法正确;“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说明②说法正确;“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说明④说法正确,“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说明③说法正确,故答案选A,B C D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上三个人都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B体现的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C是孟子的“人性本善”主张,D是法家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造成两岸分离的是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实现停火,两岸人民渴望统一。“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的,台湾当局是否接受有待观察。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有
①组织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②组织成立世界银行,对成员国提供生产性贷款
③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制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组建北约,对抗苏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美国称霸全球所采用的经济举措,而④项是军事举措与题意明显不符,所以直接排除④,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