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②“双百”方针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
③“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④“双百”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百”方针,它适用的是文学艺术与科学问题,不是意识形态,所以④错误,①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时清朝采取的政策是
A.奖励发展工商业
B.政府提供贷款兴办实业
C.禁止发展工商业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等信息说明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初步发展阶段,该时期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导致民族工业出现初步发展状况,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张载
C.李贽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材料大意:心向善,存良知,凡人也可成为圣贤。故属于心学的思想体系,顾炎武和李贽不是心学派别,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其名言。心学在明清时期产生。故选D
点评:本题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心存良知”理解材料的大意,也要求学生对选项中四个人物有所了解和掌握。本题既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还可考查“发明本心”等心学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题中要求对农业改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其实就是改造的背景史实,根据相关内容,B项组合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