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材料一,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始于张骞;材料二表明西域地区与祖国内地某种形式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张骞之前就已存在。
(2)考古资料可以印证、丰富、改变人们从古籍文献中已获得的认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在这里,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该:?
[?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改为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组。崧泽遗址出土的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作为结论的直接证据。
(2)乙组修改结论为:青龙镇地理位置优越,商贸非常繁荣;丙组结论完全错误,修改为:上海成为民主革命的舆论中心,市民关心和支持辛亥革命;丁组孤证不立,证据不充分,应补充欧洲其他科学家来沪访问、讲学的史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