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词获罪”。该史观最可能出自于
[? ]
A.《史记》
B.《汉书》
C.《史通》
D.《资治通鉴》
2、判断题 傅斯年在《史料论略》中说:“史料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关于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虎符——汉瓦当
B.《史记》——《汉书》
C.雅典卫城——《雅典的民主政治》
D.《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传》
3、判断题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4、判断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5、判断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无法识别
C.通过文献记录能够接近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