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中1957—1960年,农业下降明显,轻工业增长缓慢,重工业增长迅猛;可知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时期),由于“大跃进”等经济上的“左”倾错误,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ABC三项表述既不能准确反映表格的内容,也不符合这一时候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建立市场经济
B.增强企业活力
C.引进先进技术
D.深化国企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
A.破坏了国民经济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A.改革开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南方谈话”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南方谈话。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故选C。A项是在1978年开始的;B项是在1982年;D项是在1978年都处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时期。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这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