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
[? ]
A.棉布生产供过于求
B.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
C.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执政党的建设》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这是毛泽东1949年所写的文章;B不对,与题干无关;D不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C符合题意。
点评:利用时间考查在选择题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一般来说有几种情况。一、直接考时间的,主要就是靠记忆。二、利用时间暗示解题,找准突破口。三、直接利用时间的阶段性特点解题的,把具体时间放到相应的时代去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新中国,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1949-1957年、1957-1978年、1978-1992年、1992-1999年四个阶段全国国有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的变化,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78-1992年应是
A.44%—26%
B.26%—53%
C.53%—77%
D.77%—4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①1949-1958年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并在1958年几乎达到90%;②在1958-1978年的20年间,我国尝试性地实施了多种经济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在此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始终高达75%以上;③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渐进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据此正确的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贩运等措施,可以活跃商品市场,便利商品运输,C项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与生产率提高没有关系,故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改革开放后一直都存在,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的,排除D;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中国第一村”。这份契约见证了他们在1978年就开始尝试

A.农村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