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 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 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 惠者地位。……16?18世纪,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 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
材料二 ?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的译 著达2 6 2部。但也并非只研究军事,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学家开始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 治思想领域。
1842?1872年,中国政府被迫签订76项不平等条约,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 22项重 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 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 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 是现代彳匕的过程。
(1) 概括材料一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分)以近代中国为例,阐释“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 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的含义。(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人类文明财富具有共享性;历史上先进文明的施惠者和受惠者地位会发生转换。(4分)含义:进入近代,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但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中国政治经济主权受到侵略与破坏,另一方面,西方政治思想、思想文化和先进生产方式逐步传播到中国,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6分)
(2)背景:1842年中国被英国打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这一事件对日本震动极大;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加剧,日本国内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主张救亡图存。(6分)
(3)认识: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克服对不同文明的偏见和误解,主动推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与相互借鉴;(3分)近代西方对中国和日本的侵略体现出了不同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也体现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3分)而中日的近代化探索与发展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对先进文明的学习和自身文明的不断创新。(3分)(紧扣材料且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即可概括出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可根据材料“另一个特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惠者地位的”然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实说明即可。。
(2) 根据材料二“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领域...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22项重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即可出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
(3)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文明史观,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可以以日本为例,进行正面和反面的认识,或者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西乡隆盛曾公开说过“失之于欧美之物,
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负面影响是(?)
A.保留了君主专制政体
B.保留了思想上的盲从
C.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保留
了封建剥削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出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欧洲文明,C项符合这一观点。“中体西用”只是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全面,D项错误。AB与学习西方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录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下面对此书的认识哪一个最准确
[? ]
A.这是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次大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