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基辅罗斯时期(10世纪)直到20世纪20年代,长久以来村社一直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社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而且是国家法令和政策的传播工具。村社职能涵盖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司法、兵役、宗教等内容。1861年改革对村社及村社职能做出了具体规定,村社成为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明显弱化,国家为了使其成为专制统治的坚强支柱,人为强化了村社的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十月革命后,经过苏维埃政权改造后的村社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浪潮中为集体农庄所取代。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的嬗变》
材料二?俄国同西方的关系通常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关系。只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俄国才能报答西方,先是报答以俄国伟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后又报答以布尔什维克党革命产生的社会促进手段。但是20世纪以前,欧洲对俄国的影响比俄国对欧洲的影响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是俄国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从19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村社的职能有哪些变化?(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欧洲对俄国的影响导致了”1861年改革的发生?(9分)
参考答案:(1)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明显弱化,(2分)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逐步强化(2分),十月革命后,村社最终被集体农庄取代。(2分)
(2)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分)与俄国原有的落后的农奴制矛盾尖锐;(3分)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中惨败,加剧了社会危机,导致1861改革。(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3)
材料三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民主和进步进步的灾难。
材料四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②据材料二,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③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
参考答案: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不完全赞同。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的矛盾。
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决定因素。
②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地区。影响:英法的胜利,使其在奥斯曼帝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增强;俄国战败,使其侵略暂时受到遏制,有利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③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说明了英俄冲突的原因是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当然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不难得出英国与俄国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的矛盾;(2)从材料二中文字“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能够说明俄国战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其影响;(3)从材料四中文字“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说明俄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弱点,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的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改革的重要影响。从改革的背景来看它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的大环境之下,俄国此次改革既受世界局势的逼迫同时改革又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它开启了俄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新步伐,同时也对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叶,当英法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时,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正处于( )
A.手工作坊阶段
B.工场手工业阶段
C.机器大工业阶段
D.垄断组织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享誉盛名,却未能逃脱暗杀的结局,因为
①改革都会有巨大的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彻底“解放者” ③他的改革措施没有适应历史发展?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历史上的最佳时期。相互了解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在图表上顺序填写下表中①至⑧的相关项目。(16分)
比较
| 18 61年改革
| 戊戌变法
| 比较和认识
|
(1)背景
| 社会性质
| 独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 ①
| 中俄两国在近代化的起点上是不同的
|
根本动力
| 步覆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②
|
直接原因
| ③
| 民族危机引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内忧外患是促使改革的直接原因
|
思想基础
| 新思潮的涌动
| ④
| 社会的变革以思想的解放为前提
|
领导者
| ⑤
|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实力弱小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是否取得政权或政权的支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
(2)内容
| 农奴获得一块份地;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发展近代农工商业;扩大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 俄国主要维护了农奴主的利益;而中国主要体现了⑥ ? 的要求
|
(3)意义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觉醒
| 性质相同;都属于⑦ ?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⑧ ? 的到来
|
?
参考答案: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中俄两国改革的共同因素(或 生产力总是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2分)③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2分)④康、梁等维新变法思想。(2分)⑤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地主。(2分)
(2)⑥资产阶级。(2分)
(3)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