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实施仁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强调统治者统治要顺应天意,而天意即民意或人心,所以这是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上述题意要求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学派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此学派为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意思不能让为官的世代显贵,而平民百姓世代贫贱。百姓中有才能的,就举荐他们为官;官吏中的无能之辈,就应被削去官职。地位的贵贱应该由能力的高低大小来定。这是墨家的“尚贤”思想,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命题角度有:(1)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具体的诊断属于哪家思想,并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根源。(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剧烈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这些变化,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的老师,其思想与法家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苑思想中的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B.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题是和平与稳定
C.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赶上发达国家
D.区域集团化趋势消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和平与稳定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是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地位在于?
A.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B.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皆不符合题目“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可排除。1980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 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8分)
(2)依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7分)
参考答案:
(1)同: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都反对传统教育,开创新式教育;异:孔子开创私学,为百家争鸣奠定文化基础;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促进教育平民化。(8分)
(2)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为中国开创平民教育,促进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陶行知是民主斗士,反抗专制独裁统治,为中国民族独立民主富强作出贡献。(7分)
本题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开创私学,主张因材施教等;结合材料中“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二人都非常重视教育,都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开创新式教育。不同的是:孔子开创私学,为百家争鸣奠定文化基础;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促进教育平民化。
(2)材料中的陶行知除了大力推行平民教育外,还和当时的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作斗争。故评价陶行知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教育方面;二是政治民主斗争方面。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进行概括评价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