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B.林彪、江青一伙煸动
C.国际形势的恶化
D.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是直接原因,所以排除B项。CD两项为错误项,所谓的国际形势的恶化与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产说法都是当时我国主要领导人的错误认识,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三:本世纪(20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的含义是什么?试从技术、生产和科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概括。
(2)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你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参考答案:(1)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2)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动力。三者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科学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本题解析:三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生产、技术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可以看出,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的需要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三?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12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8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东方: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崩溃。(6分,任答两点即可)西方: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6分)
(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4分)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4分)
(3)观点:西方文明经历了阶段性毁灭和新生,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2分)希腊民主的泛滥最终导致希腊的衰落,但罗马帝国把希腊的人文主义关怀与自身的法律理性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中世纪欧洲的长期黑暗不仅没有毁灭西方文明,反而呼唤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中心的转移,意大利的地位日益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西欧各国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解放。(任举一例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这一思想繁荣时代”是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这一思想繁荣时代”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思想繁荣的到来的原因。
(2)从古代史来说,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四大发明辗转传至欧洲。影响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等等。题目第一段,明确说到“亚欧非科技文化创新”以及“火药武器”;而近代以来,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世纪启蒙思想又会影响到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题目第二段,明确说到“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这些关键词都需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西方文明经历了阶段性毁灭和新生,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可以从这些方面总结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不久前,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俗称“欧盟总统”),英国人阿什顿女士当选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俗称“欧盟外长”)。欧盟“总统”和“外长”的人选,一个小国的,一个大国的;一个中右派别的,一个中左派别的。由此可以看出

[? ]
A.欧盟内部的矛盾已经消除
B.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C.英国和比利时的利益一致
D.欧盟各国的利益需要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消灭了个体小农经济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经营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归纳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分析选项可得出土地改革实际上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即个体小农经济,因此A表述不合史实。三大改造完成,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变为公有,B正确。人民公社化使公有制规模进一步扩大,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D正确。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