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国家建立紧急救济署,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颁布法律,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
(1)据上述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6分)
(2)罗斯福新政成功地缓解了社会危机,你认为新政措施最值得后世借鉴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实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通过立法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6分)
(2)可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制度的创新及影响等角度谈看法。(回答史实无误,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 )。

A.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B.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失败
D.胡佛信任新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胡佛的话表明他的反危机措施已经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了“黑色星期四”:“开盘的铃声响过,股票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易手,股价狂跌……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哭泣。”一份娱乐杂志发表了这样一个标题的新闻:“Waii Street Lays An Egg”——华尔街下了一个大蛋!意思是所有股民“两年半中市场辛辛苦苦积累的所有收益都化为乌有,付之东流”。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材料三:当时(二战接近尾声),很多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问题: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美国政府为应对这些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二战结束后,为防止悲剧重演、规划世界经济秩序,有识之士作出的努力,并作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现象: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破坏性强;危机中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等等。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2)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签署关贸总协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评价:在这个经济体系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世界经济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反映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失业问题依旧严重,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解决措施:①继续兴办公共工程,开展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②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3)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税率的提高使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投资率低,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所以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政府的高投资以工代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的购买了;罗斯福新政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市场自由调节受限制;题干没有反应自由企业受限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