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对“损刚益柔”之说,有人将其归纳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种观点符合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图1 商鞅舌战图?图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材料三: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四: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4分)请列举材料一中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2的激烈辩论,他们各自有何主张?(4分)
(3)概括材料三、四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问题? (3分)
3、判断题 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时,“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合作”、“共克时艰”等常出现在政治家的重要讲话中。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两极格局
4、判断题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5、判断题 《君主论》作者、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面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政治的冲突,他提出“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的思想。以下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A.荀子
B.墨子
C.韩非
D.董仲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